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大肿瘤中心”)灯火通明的手术室,赋予了无数患者及家属重生的希望,也成为麻醉科赖仁纯副主任医师21年来的战场。他在这里帮助患者对抗病魔,守护生命。
梦想萌芽于孩童时期,那时他体弱多病,频繁住院,得到了医护人员悉心的照料和帮助。有时躺在病床看着这些忙碌的白色身影,他的脑海会不自觉浮现出一个天真的想法:是不是医生都不容易生病?
从医的种子就此扎下根,并迅速生长开花。年,这名福建小伙以高分考取了当时的中山医科大学麻醉专业,开启了5年的学医生涯。那是一段快乐又苦闷的日子,记忆里解剖室福尔马林气味消散不去,七科联考备受煎熬,但严格的医学训练,也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扎实基础。
年毕业留校进入中大肿瘤中心麻醉科工作,像大多数埋头于手术室的麻醉医生一样,他习惯低调,不喜出风头。面对记者的采访邀约,他先是惊讶,然后推辞,他觉得与其他医生相比,自己并无太多过人事迹值得述说,最终答应下来,不过是因为心中存了一个愿望:“要让其他人知道,麻醉远不是简单地打一针。”
手术室里的“保命人”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麻醉医生工作内容简单:打一针,推点麻药,将患者送入睡梦中,就轮到外科医生大展身手了。实际远比想象复杂,光是术前准备就要耗费不少心神。“根据术前综合评估与检查,麻醉医生要为患者制定最舒适、安全的麻醉方案。麻醉方式是全麻还是局麻,用药剂量多少,都要根据手术性质和患者体重、身高、年龄及合并症等仔细斟酌。”赖仁纯说。
麻醉前,麻醉医生要准备好麻醉仪器包括麻醉机和监护仪、麻醉物品及麻醉药物。全麻开始前先建立生命体征监测、开放静脉通路,面罩吸入氧气。麻醉诱导时使用镇静药、镇痛药以及肌松药。20秒左右,患者意识丧失(即入睡),同时自主呼吸逐渐减弱消失,此时,麻醉医生必须为患者开放气道、手捏呼吸球囊辅助呼吸,保证患者在麻醉诱导期间不会出现缺氧。
肌松药完全起效后(一般为1~3分钟),麻醉医生借助可视喉镜暴露患者声门,将一条拇指粗的导管通过口腔插入气管,确定好导管位置后接上麻醉机,通过预设好呼吸参数的麻醉机全程帮助患者完成呼吸活动,保证患者在手术全程不会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鼻咽癌患者是中大肿瘤中心的特色病例,经过多次放射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张口困难、下颌关节僵硬及颈部活动度下降,形成困难气道,但主刀医生希望麻醉医生尽量能经口腔插管,避免切开气管增加创伤。
▲赖仁纯为患者插管
“常规镇静、镇痛及肌松药的麻醉诱导方案极有可能让患者插管困难甚至通气困难。如果多次插管失败会让插管更棘手,甚至出现通气困难即氧气可能挤不进去,超过4~5分钟,病人就会缺氧导致死亡。”对于此类手术,患者就要在清醒状态下插管。
“放轻松,深呼吸。”麻醉医生轻声安慰,手上的可视纤维支气管镜小心地从患者的口腔探入。坏死组织让人体正常解剖结构完全改变,分泌物及坏死物充斥在口腔,发出难闻的气味,旁边监护屏也花白一片,“什么都看不清,路都找不到。”此时需要麻醉医生有过硬的技术和足够的耐性,判断口咽和喉咽结构。所幸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摸索,麻醉医生为此例困难气道患者顺利找到声门,插管成功。
麻醉诱导成功后就进入麻醉维持阶段,此时患者完全没有意识,须由呼吸机帮助呼吸。在合适的麻醉深度下,外科医生开始手术,麻醉医生的主要作战工具就变成麻醉机监护仪。这台机器显示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监护仪的数字波动,麻醉医生必须迅速做出准确判断,调整给药的速度与剂量,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术中患者出现危险甚至危及生命,由不得半分大意。
手术台上瞬息万变,危机往往发生得极其突然、甚至毫无征兆,密切监测病人各项生命指标的麻醉医生也承担着最重要的危急抢救任务。
一名年轻女性需要切除卵巢肿瘤,患者既往体健、心肺功能正常,术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手术与麻醉均属于低风险。没想到肿瘤跟血管粘连得比较厉害,外科医生分离肿物时血管破裂,鲜红的血液喷涌而出。监护仪上,血压急速下降,如果不及时抢救,患者将会因为长时间低血压休克死亡。麻醉医生快速响应,快速补液、输血及使用升压药物,外科医生也紧急寻找出血点止血,最终患者休克得到快速纠正,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术后清醒拔管,顺利回到病房。
“重大抢救一般有5~6名麻醉医生参与,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赖仁纯说。他还遇到过更为凶险的时刻,有一位宫颈癌患者术前评估正常,刚注射麻醉药就立即发生过敏性休克伴心跳骤停。麻醉科曾维安主任听到呼叫后急忙赶到现场指挥急救,经过几名麻醉医生半小时抢救,原本已经一脚伸进鬼门关的患者被拉了回来,并幸运地没有留下任何神经后遗症。“短短的30分钟,麻醉医生往往已经大汗淋漓。”在描述这些抢救场景时,赖仁纯的语气突然变得急速,似乎又回到了手术台前,回到那个争分夺秒的时刻。
手术结束后,外科医生离场,麻醉医生依然不能松懈,仍需守护在手术室,直至患者苏醒,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一般患者半小时能够清醒,清醒期间患者从自主呼吸到呼吸稳定,会出现高血压或者低血压情况,还有其他紧急情况可能发生,这些都需要麻醉医生积极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外科医生把肿瘤切下来,是在救命,这个过程,就要由麻醉医生来保命。”手术就是一台飞机,麻醉医生是飞行员。“飞机起飞时会抖动,飞行中会遇到气流,降落时也会不稳,飞行员会为乘客保驾护航,直至安全抵达。”
幕后英雄走到台前
“太痛苦了,拉不出来,又痛得睡不着。”坐在诊室里,50多岁的陈阿姨满面愁容,连声哀叹。因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并扩散侵犯直肠,她腹部及盆腔疼痛严重,排便不畅,以致不敢吃东西,整个人憔悴不堪。妇科李俊东主任医师将陈阿姨介绍到麻醉门诊,希望能在手术方案确定前,通过药物暂时缓解疼痛。询问病史和过往用药情况后,赖仁纯发现,陈阿姨过往也吃止痛药,只是吃一阵停一阵,效果不理想。他为陈阿姨新开了减缓疼痛的药物,针对排便不畅问题,又搭配了乳果糖口服溶液。
麻醉医生格外注重调整病人的身体状态,因此赖仁纯对陈阿姨强调一定要规范吃药。“吃药不仅是为了镇痛,更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为下一步治疗作准备。不能痛了就吃,不痛就不吃。”他还详细为陈阿姨说明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叮嘱倘若一周后不见好转,再来换药。陈阿姨连声感谢,这是她就医多年来,第一次与麻醉医生进行面对面的咨询与沟通。
以往,麻醉医生大多出现在手术室,身穿无菌手术衣,戴着口罩、手术帽,仅露出一双眼睛,与患者交流极少。但近年来麻醉学的理念持续更新,功能不断扩大,这些低调的身影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不再囿于手术中的维持与管理,而是贯穿于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及术后康复等整个围术期的诸多环节。
年6月,在头颈科宋明主任医师等几位外科专家的建议及麻醉科曾维安主任的支持下,赖仁纯开设中大肿瘤中心第一个麻醉门诊,每周二和周五下午出诊,“以前都说麻醉医生在幕后,现在我们希望做得更多。”
与其他人潮涌动的诊室不同,麻醉门诊稍显冷清,半天大约有五六名患者,最多也只有十来个,几乎都是外科医生转诊来的。“没有外科医生的支持,门诊开不起来,因为患者不知道,也不会有看麻醉门诊的意识。”过往几年,麻醉医生经常被邀请参与多学科会诊,但由于手术安排,总是缺席,门诊弥补了这个遗憾。
“麻醉门诊有两大好处,一是手术前把病人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控制好,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加快病房周转率。”赖仁纯指出,以前有些患者收治入院准备手术,但头一天晚上才发现血压没控制好,该停的药也没停,只能取消手术、调理好再安排。
其次,对合并特殊疾病的患者如气管肿瘤、嗜铬细胞瘤等,根据手术或麻醉需要,选择必要的术前辅助检查,增补术前检查的项目,最大程度保证手术的安全实施,也是设立麻醉门诊的一大原因。
越来越多的麻醉医生出现在门诊,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麻醉科门诊及护理单元建设管理有关要求,强调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设置麻醉科门诊。
“医院不同,中大肿瘤中心比较特殊,没有心血管、内分泌等专科,在进行多科学会诊或术前评估时,这些内科医生角色就由麻醉医生承担。”赖仁纯说,“内科医生也会用药帮患者控制血压,但这些药跟麻醉有什么冲突,要不要停药,停多长时间,我们可以更精准判断。”
麻醉医生能做更多的事
来自惠州的徐婆婆是一名膀胱癌患者,失明十多年,合并胃溃疡、食管裂孔疝、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症,医院接受手术,但因气道狭窄导致插管困难无法麻醉而告终。中大肿瘤的外科医生接诊后,建议患者到麻醉门诊作进一步评估。
徐婆婆要做膀胱癌电切手术,腰麻本是较好的选择,考虑到患者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只能上全麻,但狭窄的气道,又成为拦路虎,胸科医生从CT检查结果初步来看,极有可能是血管压迫气管造成。
结合影像检查及患者的描述,赖仁纯初步判断,可以施行麻醉,插管大概率也没问题。但为了更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他希望增加心肺功能检查和气管CT检查,以便排除可能引发手术并发症的心肺问题,并对气道狭窄成因进行更精确判断。
更为关键的是术后康复问题。赖仁纯告知家属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风险:患者术后拔掉气管导管,痰液分泌物可能会增多,因气道狭窄难以咳出,容易引起窒息,必要时需要纤支镜伸到气道里吸痰。而且血管长期压迫气管,通气问题会更加严重,还要再想办法解决。
问诊中,麻醉医生会做出详细的评估,并告知相